第一百十八章 蓝乡之战 一
作者:福笑天下      更新:2019-08-31 13:57      字数:1663

甄阜笑道:“幸得梁属正妙计,才得以大破反贼,此战梁属正当为首功,本官即刻上书,为梁属正请功。圣上被齐地樊崇闹得甚是烦恼,然南阳一战平定乱党,使朝廷重振雄伟,圣上知晓小长安之战,必定重重加以封赏。”

梁丘赐笑着推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属下不过略为筹划而已。此战虽有大人指挥若定,众将军竭力死战,可上天降此大雾,也当真助我等良多。若非上苍庇佑我大新朝廷,我等与那贼兵强拼起来,虽然出其不意,但杀人一万,自损三千,郡府势必大伤元气,难以为继,无法继续与贼兵周旋对抗,虽胜尤败,我等也只能退守宛城,待朝廷援兵。可现如今,我军几无损伤,而贼兵大溃而回,此天赐郡守大人良机,以建功立业扬名立万。时机不容错过,我等当速速行动,一鼓作气,剿灭余党,勘定南阳,方为大功。”

一席话正中甄阜下怀,连连点头:“对依梁属正之见,当下该如何部署?”

“属下怎比得上大人运筹帷幄,岂敢班门弄斧。不过若有可能,属下之意应集结宛城所有兵马,趁叛军惊魂未定,以雷霆之势泰山压顶,夺回棘阳,扩大战果,既解去宛城之危,又可为下一步平灭叛军定下决胜之局。”梁丘赐说道。

“嗯……”甄阜稍加思索:“既如此,就依梁属正之言。众将听令,速速传令大军,山下集结,不得在镇中逗留搜寻财物,若有延误,军法论处。全军即刻开赴棘阳。”

刘秀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头上。大家这才从悲痛中警醒过来,意识到危机就在眼前。如不设法打退凶恶的敌人,不但亲人、将士的仇不能报,还要搭上幸存者的性命。反莽灭新的大业将毁于一旦。刘縯擦干眼泪,慢慢抬起头。王匡立刻站出来道:“刘将军,主公说得有理。甄阜、梁丘赐新胜,气焰嚣张,大兵压来。我军新败,兵少将寡,士气低落,小小棘阳,难以抵敌。依本帅之见,趁新军还没有围上来,不如弃城而走,退入山林。一则保全实力,二则寻机再战。”

刘縯:“诸位稍安毋躁,胜负乃兵家常事。咱们再仔细计议一番,必有破敌良计!”

朱鲔说:“眼前的形势十分严重,实无回天的可能。请将军且莫以一时之气误了众人的性命,毁了千秋大业。”

刘縯不想接受对方的主张,残酷的现实又一时想不出退敌之计,只得闷声不语。

刘秀说:“如果我们能顺利撤出棘阳,退入山林,也不失为一条妙计。可是,我们一旦弃城而走。甄阜、梁丘赐的骑兵就会咬上来,摆脱不掉。恐怕退不到山林,就被人家全部吃掉。小长安兵败,我军吃亏在骑兵少,而且分布在各营,没形成强大的合力,及时阻止敌人骑兵的进攻。再加上随军的眷属,辎重行动缓慢,机动性差。岂有不败之理!”

这一番话,说到众人的心里去了。痛定思痛,这次惨败的原因正如刘秀所言,陈牧气得一拍大腿道:“主公说得在理。老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没像这次窝囊过。让人家的骑兵冲来杀去,如入无人之境,真他妈的丢人现眼。”

刘縯听了刘秀的话,顿有所悟,开口道:“文叔说得有道理,如果我军弃城而走,就会被甄阜的骑兵追上吃掉。既是这样,我军惟有固守棘阳,新军的骑兵便发挥不了作用。我算计,甄阜二人已倾尽南阳之兵,再无兵力可补充。长安的援兵一时也到不了。小长安一战,我军惨败,新军也有损失。甄阜的兵力,接战有余,围困不足。棘阳不是守不住。大家不要因小长安兵败长敌人锐气,灭自己威风。只要守住棘阳,我们就可以徐图破敌之计!”

一番客观现实的分析,使众将帅改变了弃城而逃的念头,心里也逐渐平静下来。这时,探马来报:“禀柱天大将军和各位渠帅:甄阜、梁丘赐留辎重于蓝乡,自领精兵两万,渡过黄淳河(今河南唐河城西),屯兵泚水(今河南泌阳境),,还烧掉了黄淳河上的浮桥。”

刘秀一听,点头道:“果然甄阜、梁丘赐兵力不足,无法围困棘阳。”然后笑道接着说:“甄阜、梁丘赐两人欲学项羽破釜沉舟,与我军决一死战。可我们不是秦军,他们也不是项羽。此乃天助我也。甄阜将粮草辎重屯于蓝乡,我等可奇兵取之,既充我军之实,又乱官兵军心。待获其军需后,甄阜欲胁迫我军粮乏,而行诱敌之计不攻自破,只能重新引兵棘阳鏖战,而我等正可重夺主动之权,死守棘阳,寻机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