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正道修士?”咸息问。
“当然,难不成我们哪一点像坏人了?”林烟苦笑一声,在很多正道眼里即使是正道修士也有不好的人,却没有绝对在邪道修士里会有好的人。林烟不是圣人,但他绝对自己看得蛮透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坏定义,所以造成了许多分歧。
“哼!如果将来你们的修为能赶上他的话,倒是可以回被官方派去对上此人。”咸息说道,拿出一个骷髅头,竟然是干涸的磨阐之头。他将这脑袋放在眼前,将眼睛眯着,从细缝中看到这颗模糊的脑袋,好像能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那是谁,其实连他的不清楚,他多年来怀念的时间,但那时候最重要的是谁呢?
这干涸的脑袋被咸息扒开皮囊,露出森森白骨,他拿出一个木棍,或者是法器什么的,在白骨上打着节拍,充满了旧年的节奏感。
咸息依稀记得这个节奏,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位先生在传唱,那年和师姐下山置办家用,被他学了去。
“傍东风,寻旧事,愁脸满红筯。
任是年深,也有系人处。
可怜黄土苔封,绿罗裙坏,只一缕春魂抛与。
为他虑,还虑化蝶归来,应同鹤能语。
赢得无聊,呆把断垣觑。
那堪古寺莺啼,乱山花落,惆怅煞台空人去。”
悠悠的乐府语调在这个小女孩的身体里流露出莫名的沧桑,简单的节拍混和这说不清的东西。
那年他记得皇帝好像叫康熙,他跟随师父很久了。那个叫做曜仙洞的地方他至今还记得,却再也没有回去过。本来他天赋不是很好,但师父依旧收下了他。还有一个很疼爱他的师姐,各个师兄弟都被她当孩子一样照料。
师姐生得很美,听说和某个大派的俊杰萌生了情愫,不过却只留下满满的遗憾。那时候他已经拜入师门很多年,师姐给他做了多少年的饭,连他自己都忘了。平时各个师兄弟都有活干,大家不做事的时候都是修炼。师姐天赋也好,却不怎么喜欢修炼,在大家眼里从来都闲得慌。有时候给众人做衣服,有时候在院子里栽种花树。她熬得汤不仅好喝还对修炼有奇效。她对咸息很好,好的以至于咸息以为这本是应该。
师父收的最后一个弟子便是念无生,没见到他之前只听说过这个人的事情,他家里本是颇有些钱粮的大富,然而牵连了官场被抓,父母将其交给亲人看管,却被当做奴才使唤。他父母留下的家财被亲戚私用光了,念无生连书都没念成。这个人过去也是少爷一般的光景,本以为流落至此会心生怨恨,埋怨天地的不公,但这人从来都是无所谓的表情。
记得他少年时就是一副痴傻模样,五岁也不会说话,被人嘲弄。有人言将其送到寺庙里,免得丢人。但他母亲却极其疼这孩子,即使和他讲漫天的道理,他听不明白。
念无生开口说话还是在五岁的时候,母亲给他读圣贤书,读道德经。老子讲道字说得玄之又玄,他一直看着母亲。母亲见他喜欢,便一字一字给他解释。
随后他便问:“什么是道?”
什么是道?即使是修心千年的修士也未必能解答这个疑问,如何叫一个凡人知晓。
“道,大概就是规律吧!道法自然,是命运使然。”母亲家里乃是书香门第,她耳渲目染也颇有些学问,做些诗来也有模有样。她解读的道德经是这样,也没什么不对。然而这孩子还是问:“什么是道?”
“什么是道?”这个问题问了整整一年,有人说他和道门有缘,该送去出家。母亲不相信这些言语,只想着能否教他些其他的话。
在念无生流落亲戚家的第二年,他命运的转折就来了。一个道人在门前讨水,念无生此刻已经能言语了。在他看来世上没有什么能令他动心的,因为他活着没有目的,如果人一生只是生老病死,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不管如何过活都无关紧要。直到这个道人的出现,在其喝完水之后他便追了出去,一直跟随这个道人。
那道人止步,问他为何跟着自己。
“我看见你差点将水撒了,又让它全部回到了碗里。”念无生问这是怎么做到的。他想知道的东西不多,但是他对这种从未见过的把戏很好奇。
他的问题反而让道人一愣,心里发慌,在凡人面前使用法术还被认出来,这可是要与这些凡人有命运交缠的。他想和这些凡人断了关系,但想了想,自己的法术如此隐秘,区区凡人是如何发现的。心中一动,于是开始为着孩子摸骨,探测其能。
“这……果真是有仙缘之人。”道人惊讶地看着眼前人,他没想到这竟然是三千道体之一的无念身。传闻这种体制的人天生只想着追寻与大道有关的一切,没有丝毫杂念,是天生的修士。这样的人眼里,只有道是自己的一切,悟性极佳。这无念身仿佛命中与道相连,即使没有路,他也能走出一条追寻大道的路来。
道人如获至宝,将其带入了曜仙洞。从此念无生就成了他的名字,他曾经的名字再无人知晓。
那年咸息也是入窍的修为,第一次见到念无生便知道这个人天资聪慧,不需要多久修为便能赶上自己。他起初有些嫉妒,但发现这个人头脑简单的时候,便没了妒忌之心,有时念无生被小狗骚扰没办法的时候他甚至为他驱赶。念无生虽然修为进步很快,但是师父却很少交给他高深的术法,说是念无生心性不分好坏,也不知道踏入修炼一途是福是祸。咸息觉得师父是有些后悔了。后悔什么,收念无生为徒,还是感叹自己不能教给这孩子更多。
咸息几乎每天都和这个小师弟呆在一起,除了自己教他法术他很快就能学会以外,这个师弟很少说话,甚至不管做什么都被引导着,没有自己的想做的。但是咸息感受得到,这小子喜欢问问题,关于修炼的事,什么都问。直到问无所问,咸息难以回答。
除了咸息,大师姐也对他极好,好像这个师弟的分量比其他人都重很多,咸息估计是因为念无生更像个孩子,让她母性大发了。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咸息觉得这种生活可以持续很久,因为修士的寿元很长,他已经做到了数百年都这样生活的准备。他不是贪心的人,所以不奢求什么有趣的好玩的东西。反正有趣的好玩的师姐会给她,她常下山,什么都能弄来。
后来师姐成为了师兄弟里第一个将要渡劫成为旋照期修士的人,虽然以前听说过她的天赋很好,但是没想到突破会来得这么快。那日,师父派师姐带着念无生下山去寻找灵药炼丹,为师姐渡劫做准备。咸息没有下山,他不喜欢下山,所以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回来的时候师姐入往常一般高兴,好像完全有把握渡过天劫一样。
反观念无生,好似有了心结一般,再不和咸息一同修炼,而是自己躲起来独自修炼。
师父说要他们多带无生下山,要让他接触外界,明是非对错,莫要将其引入歧途。咸息和众师兄弟常常带他下山,他也不曾拒绝,事事都听人吩咐。师姐的天劫听说很麻烦,天劫分为六种,大多都有生命危险,也有无生命危险但是修为却不能提高的天劫。所以师姐常常到附近山里的寺庙里许愿,她说想要一场情劫。她一回山咸息便笑她,自己就是仙,何苦去拜佛?师姐没理会他,独自闭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