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兰桂坊
作者:三郎姓李      更新:2019-12-30 16:54      字数:2277

二人在海洋公园里玩的十分痛快,直到走出海洋公园大门,还有一些意犹未尽,袁野那颗躁动的心还依然沉浸在游戏之后的兴奋之中,随口问了一句,“三井,可还有想去的地方?”

此言一出,自己倒先是一怔,足足呆了半晌,始才神色古怪地望向三井纳言。也许内心深处,对于即将结束的一路旅程,袁野还是依依不舍,此地一别,便是天涯陌路。

不想袁野有此一问,三井纳言也是愣了下,然后思忖了片刻后,道:“袁野君不说,我还忘了,我还真有个想去的地方,来港之前便久闻其名,就是那个什么lankwaifong。听说那个地方鼎鼎大名,甚是好玩。

在学校的时候,班里有几位同学都去过那里,跟我形容那个地方的神奇,好像挺有意思的,我很想过去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袁野听罢挠了挠头,这个lankwaifong到底是何方神圣?根据发音,袁野摸不清三井纳言说的是什么地方,他让小姑娘在香港地图好一通寻找,最后才盯着中环那处地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说的是兰桂坊。

这个地方袁野倒是有所耳闻,最初是70年代初期,一位意大利籍商人盛智文在中环的一处上坡开设了一家意大利服装店和餐厅,附近许多在中环上班的外国白领纷纷聚集此处,谈天说地,欢乐聚会。

随后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陆陆续续中高档酒吧和各色餐馆云集这一带的云咸街和德已立街、荣华里,从此这片地方便逐渐形成香港最具特色的一个酒吧文化景区。

说起来,这个兰桂坊颇类北1京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的存在,两者没有什么太大分别。

提及兰桂坊,袁野不由想起了前世一桩尘封的往事。

1992年12月31日元旦前夜,大批市民和游客云集于兰桂坊狂欢,庆祝1993年新年的到来,这样的庆祝形式每一年都有,只是今年的欢庆形式与往年大为不同,居然动用了电视台直播现场,一时吸引了大量人群的涌入。

元旦倒数时段,来此欢庆的人数达到2万人之多,顿时挤爆狭窄的兰桂坊各条街道,场面一度十分热烈。

欢乐的人群以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有的人喷射气罐式彩带,有的人向天空喷洒啤酒和汽水,有的人扔掷酒瓶甚至砖块,还有兴奋的人群烧起了报纸。

谁敢没有想到这场欢庆活动最终以喜剧开场,却以悲剧结束,时间指向零晨零点十分,惨剧爆发,过于拥挤的人群互相挤压推搡,导致不断有人跌倒被踩,最终酿成致命的踩踏事件,结果死亡21人,受伤63人,大部分死伤者为青少年和外国游客。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巨大的震动,反响十分强烈,袁野至今记忆深刻。

多年以后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1海同样也发生了一模一样的惨剧,许多游客与市民蜂涌来到黄浦江边的外滩,庆祝2015年新年的到来,最终酿成悲祸,死伤80余人,这就是著名的上1海外滩踩踏事件。

一想起兰桂坊,便觉得此地并非善地,灯红酒绿,龙蛇混杂,尤其那里满地都是外国人,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袁野真觉得处于一群外国人的世界中,没有一点安全感。

带一个小女孩跑去兰桂坊游玩,合适么?倘若只是他一个人,倒是无所谓,袁野早就不是一个少年人的心了,可身边的女孩三井纳言还年幼无知,青春懵懂,带坏了一个纯洁无暇的女孩,可是罪莫大焉。

袁野想到这里,劝道:“三井,盛名之下,其实难幅,别听你那些同学吹的神乎其神,其实兰桂坊可没有什么高大上,它就是那么回事,和你们东京的银座没有什么两样,的的没有什么可看的。”

三井纳言想了想,固执说道:“可我还是想去看看啊。”

面对小姑娘的坚持,袁野不得不屈服,答应下来,却又一想,也许自己思虑过甚,想来应该没有什么麻烦,只要二人不在那里长时间逗留,顶多呆一个小时就走人,既满足了三井的求知欲望,又避免了麻烦的出现,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么。

二人再度打车来到兰桂坊,说起打车,袁野不禁有些乍舌,这地方打车真的有点小贵,起步价就是五六块钱,杀人呀,而且途中还堵了大半个小时的车,坐在后座,就看见司机面前的那个表在不停的跳动,袁野心脏都跟着狂跳起来,一度都不敢直视着那个计价表了。

明知道自己以后都不会差什么钱,至少财务独立不成问题,怎么着都比上一世过的舒服自在,可一眼瞥见那个奔巴乱跳的计费表,还是打心眼里感到害怕恐惧。这种对钱的看重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改变的,来自母亲这种小家子气的遗传就是那么强大。

…………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传闻中兰桂坊如何的高大上,一旦亲临其境,不觉慨叹,不过如此。

三井下了车,昂着脑袋看了半晌,才发出一声慨叹,“原来兰桂坊是这个样子!”

袁野歪着脑袋瞥了她一眼,不知道她是大失所望呢,还是实至名归?

兰桂坊的街道是个坡道,并不长,呈l型,脚下全是鹅卵石铺就的路面,而且道路并不宽阔,仅够几个人并行,两侧建筑也是没什么特色可言,一切远没人想像的那般美好。

听计程车司机唠叨,说起兰桂坊的一些传闻轶事,在早以前,这一片靠近中环商务区,很多洋鬼子聚集此处,胡作非为,有人便将此地称之为“烂鬼坊”,后来政府开发这里,准备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圣地。便将之改名为“兰桂坊”。

没想到兰桂坊还有这么一段黑历史。

你还别说,两字之易,便显出了天壤之别的变化。兰桂坊登时便高雅含蓄了许多,格调直线上升。所以说,取个好听的名字非常重要,比如兰蔻、可口可乐。

兰桂坊最大的特色便是这里的酒吧文化,这一片酒吧和食肆鳞次栉比,非常多,各路异国情调的酒吧与餐馆都在此地扎根。

此刻虽然时间尚早,已经有许多酒吧将几张桌椅搬到靠店门口的街面上,非常具有欧美情调,而且路上时不时地能碰到几个高鼻深目的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