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忘不掉的女孩
作者:三郎姓李      更新:2019-08-24 07:17      字数:4387

作为地主,方文澜对兰芳园自然最为熟悉,一一为兄弟二人介绍饭店的特色菜品,然后点了几样兰芳园最负盛名的吃食。

起初袁家兄弟二人并没有专注美食,而是盯着店铺正面墙壁上贴满的各路明星看个不停。

方文澜引以为豪道:“此地久负盛名,非是幸至,墙上的那些明星都是曾经慕名而至的客人。”

二人看了一会儿,袁野随口说道:“这饭店的老板倒是个精明人,用这些就餐的大明星作为幌子,挂在大堂之上,不失为一个招揽生意的好点子。”

他们闲扯几句,便转头开始品尝面前的食物。

“都还挺好,不过,这个——”袁野一指面前的丝袜奶茶道:“名字虽然粗俗难听,味道却是最佳!”

袁牧瞧着面前的几个盘碟,想了一想道:“我倒没觉得那个什么袜子味的奶茶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奶味浓些,味道正些而已。”

他用手点指面前的一个碟子,道:“这个,叫什么,哦,葱油——鸡扒——捞丁,我吃着感觉味道很不错,也不知道他们饭店里的大师傅是怎么做出来的?”

他一转头问方文澜,“方兄,能不能过去向大师傅请教一下其中的秘诀?”

“问,倒是可以问的,不过他们的餐饮秘诀么……”

袁野笑了一下,道:“大哥,我们别自讨没趣了,问也白问,人家是不会告诉你的。能告诉你的东西都是大而化之的,放之四海都皆准的玩意儿,大陆货,没多大用的。我可以想像的到会是什么结果,盐少许,香油少许,葱姜蒜少许,鸡块除水,诸如此类……”

袁牧依依不舍地瞅着碟中的葱油鸡扒捞丁,叹道:“可惜了,倘若能在江城吃到这样的美味就好了。”

袁牧却想错了,地方特色之所以是地方特色,便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后世许多闻名天下的中式特色小吃引入资本后,大肆扩张,四面开花,到处跑马圈地,开设分店,随之便出现了巨额亏损,特色变得不再是特色,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北1京全聚德烤鸭,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店,开时红红火火,年末一盘点,除了一两家尚能维持赢利外,余者全军尽墨,没有一个好下场。

古人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说的是没错的。另一个时空中,扩张失败后的全聚德,在全国其他地方的经营全部亏损,然而在首都依然生意火爆。

想要在异国他乡保有自己那分特色,太难了!

……………………

回到宾馆,他进了自己的房间,洗了澡,然后开始每日的功课,铺开宣纸,执笔开始临写《曹全碑》,写了二三十个字,自觉今天状态颇好,眼到手到笔到,发挥了平日的最佳水平。

刚写到“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一顶俏皮的白色软帽没有任何征兆地在宣纸上乍现,他心自暗惊,执笔的右手不由一顿,暗叫一声不好,却已不及,雪白的宣纸上赫然现出一个墨疙瘩。

完了,前功尽弃,他懊恼地将桌案上的宣纸使劲一扯,团吧团吧,揉作一团,随手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内。

他以为自己是个爷们儿,非常大度,完全放下了,看过就看过,也就那么回事,然而报应不爽……

袁野重新取过一张宣纸,执笔在手,他端坐在案前,深深吸了一口气,又埋头开始临写《曹全碑》。这一回倒没出什么幺蛾子,那顶小白帽再没出现过,他安安心心地写了两页。

今天功课写完后,他将宣纸折好收起,然后找到水杯,倒了杯水,耳边响起那串软糯的女声,“@##¥&”

他的手不觉一抖,水杯啪地一声滚落地上。

他恼火地使劲摇了摇头,今天晚上这是怎么了,中了什么邪?脑海中怎么老是闪过兰芳园中那个日1本女孩的画面,自己当时不是非常洒脱地想到,抱着欣赏的态度看待美女么。

这他么的是抱着欣赏的态度么?

他都已经被那个日1本女孩弄的神魂颠倒了,还清高个屁的只可远观,不可近亵?

前世的袁野的感情生活宛如一道浅浅的小溪,清澈见底,一无波澜,缓缓流淌,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大起大落的波澜,所以面对这些突然而至的画面,毫无经验的他便有些束手束脚,不知所措了。

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这个两世为人的老家伙,前世今生加起来都快赶上六十多岁的人了,有一天居然会为了一个至今还没有看到真容的女孩而不克自持,神不守舍,这真不似袁野过往的温吞拖沓作派。

不知怎地,自从那两个画面出现以后,他的眼前便不受控制地蹦出中午时分那个日1本女孩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一切都闪现在他的眼前,不断地回放着,不断地加深着记忆。

他都要疯了!

他就像一只困在牢笼中的雄狮,在屋中来回走动,烦躁欲狂,又像一座冒着浓浓烟尘的火山,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爆发。

他在室内坐立难安,便询问酒店的服务人员,知道楼下有间健身房。他一心想将那股疯狂涌动的火气释放出来。

他换了身宽松的运动服,跟大哥打了个招呼,大哥一晚上都在消化袁野白天扔下来的爆炸性新闻,哪里还有时间管袁野要干什么,听说他只是去楼下跑个步,便不疑有他。

袁野独自一人来到二楼的健身馆。健身馆的空间倒是很大,但是夜晚的健身馆里面却没有多少人在运动,显得冷冷清清,而且那些运动器材,袁野看着挺热闹,却大都不认识,玩不转,所以也不敢乱动,别没运动成,反倒伤了自己。

至于那种后世最常见的跑步机,80年代的跑步机还十分原始,不像后世那般方便轻巧。

袁野高兴而至,败兴而归。

他不想上楼,关在小屋里,无处发泄,又问了健身馆的一位教练,附近在什么能够跑步的场所,得知酒店外面有个小公园,与其在这里不知所措的胡思乱想,不如去小公园,跑几圈。

袁野提步下楼,走了约两百米左右,便看见一处公园。真应了那位教练的介绍,真是一处小公园,公园的面积与301厂子弟学校相当,里面倒也没什么出奇之处,只是遍值各种热带树木,宽大的叶子遮蔽了天上的暑热,显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从街道外面走入其中,到了这里陡然降下些许温度,变得清凉许多。

此时尚是八点半,公园里还有不少人在其中纳凉,不过,正如袁野所猜想的那样,夜间锻炼的人也有不少。

袁野活动了几下身体,便跟着他们跑了起来。

重生以后,袁野便将前世的跑步习惯带到了这个世界,一直在子弟学校的简陋运动场进行长跑,每天清晨5点开始,跑步一个小时,这个习惯已经刻入他的骨子里。

后来有了陈操之的加入,他不再是独行侠,两人一起相伴跑步,锻炼身体。

以前怎么喊也不来的郦飞杨海波看他们俩个跑的有趣,非要凑个热闹,跑步的队伍便由二变四,渐趋增多。直到大院里许多父母看到了晨练不辍的少年,觉得有必要打磨一下孩子们,便催动自家天天睡懒觉的儿女跟着一起去跑步。

因为这件事情,许多放暑假的孩子们对袁野他们积怨颇深,本来在子弟学校上学的时候,天天一大早去弄什么早自习,没法儿睡懒觉。

而今千呼万唤,终于放长假了,可以轻松两个月,睡他个昏天黑地,哪料想袁野他们弄出个这一出,真是害死宝宝了。

袁野每天晨练,即便这次出远门,来到武汉参加比赛,也没有停止运动,每天早上都要和陈操之一起在武汉大学的校园内跑上几圈。

到了香港,他也不准备停止运动,瞧到这个小公园,他算放心了,以后在香港的几天,就有了健身的地方。

跑了大约四五十分钟,左脚的鞋带松开了,长长的鞋带拖在地上,景响到了跑步的节奏。他不得不停下脚步,走到路边,蹲下身去系鞋带。

就在他弯腰系鞋带的当儿,背后的树木深处传来阵阵风声,颇为古怪,似乎是有人动作迅捷带出的破风声。

他一时好奇,折过身去,穿林而入,走了几步,那声音愈发清晰了,透过浓浓绿叶,现出一小片空地,在几米之外的路灯照耀下,一位老人正自舞动拳脚,闪展腾挪,动作快捷,没有一丝拖泥带水,颇为不俗。

看到这位老者的身手,袁野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陈操之,自己的好哥们儿,说起来,那也是一个会武术的练家子。

记得前些日子,在市里,他还和一个叫作成堃的男孩过了几招,最后获胜。当时大家看了他们的过手后,都对武术生出绝大的兴趣,陈操之还夸下大言,说什么回去之后跟他爸说一起,便来教他们学几招。

哪里知道从此以后便没有下文了。

袁野明白,估计这个提议是被他老子陈望否绝掉了。后来年幼的梁修武不识趣,还上赶着问了一句:“陈操之,什么时候教我学武术?”

陈操之尴尬地笑了笑,歉声道:“对不起大家了,我……我倒是想教大家,只是我爸他不准,所以我……”

他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感到十分为难,对不起大家伙儿。

原本陈操之以为这桩小事儿何足道哉,并没有什么,知会一下老爹,便可以放心大胆地教授朋友们一起练习武术。他倒也没想过能教出几个武林高手,因为他知道学武术的艰苦,像这些朋友只是图个热闹罢了,教几手也没什么。

哪料到他把话一说出来,便受到父亲的严厉申斥,禁止他将这些拳法私相授受,禁止他将拳术展示在众人面前。

当年,陈望就是因为到处显摆拳术而悔恨终身。

二十多年前,他入伍参加部队,认识了好友苏峻诚,苏峻诚非常大方,慨然相授,将他的家传绝学传授给了陈望。

他也学的异常努力,教授已毕,苏峻诚特意叮咛,自己学会之后,不要在到处炫耀招摇,不要显摆自夸。他当时也是点了头,答应的好好的。

直到后来军中大比武,他耐不住建功立业的小心思,便立用自己所学的武术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取得了擒拿格斗第一名,一鸣惊人。

他出名了,杨氏太极拳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上级有意将太极拳全军推广,提升军队的单兵战斗力。

陈望面露难色,这套拳法是苏峻诚教授给他的,他做不得主,没有处置权,得询问原主的意思。

连指导员得知拳法不并非陈望所有,问讯一番后,陈望也是个老实人,便一五一十地将人家苏峻诚交待了出来。指导员又找到凌峻诚,提出要求,开宗明义,希望他能出面教授全军学习杨氏太极拳,这么长脸的事情想来对方一定会接受。

结果却令领导大失所望,他拒绝了,他居然拒绝了。

他给的理由非常强大,恪于祖训,不得外传,能够教授陈望,已经算是破例了,再若四处传扬,那就有违祖训了。

所以最后,他受到了批判,什么只顾小家,不顾大家,没有舍身为国的精神,受一番苦后,勒令退伍,最后很不光彩的离开了部队。

苏峻诚回到家乡,仍然没有逃脱地方政府的批斗,他的小家庭也跟着受到沉重的打击,女人受不得连番的折腾,提出分手,两个孩子留给了男方。

苏峻诚的日子过的十分艰难。陈望得知好友的生活困难,在自己也是万分紧巴的津贴中挤出一些钱来资助苏峻诚,苏峻诚也没有推拒,接受了他的好意。

再后来,苏峻诚的两个孩子上学期间,被同学欺凌,还是因为苏峻诚在军队中的事情。苏峻诚气不过,找上对方的家长,对方家长蛮不讲理。

苏峻诚一时失手,将这位家长打成重伤,地方法院重判其为死刑。他的两个子女最后被苏峻诚的弟弟收养。

这都是陈望惹下的祸事。由于他的不慎,导致苏峻诚的不如意的生活。他一直为此自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