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一齐愣住,面面相觑。
这可奇了怪了,不在江城市里繁华地段做生意,那还有能到哪个地方做生意?
“那我就纳闷了,也就市里人流量大,有闲钱的人也多,这牛肉面馆不开在市里,那你准备放在哪里,难道要选在我们这个一棍子甩出去,打不到一个人的荒郊野地上开面馆么,要是那样的话,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肖军没忍住自己的臭嘴,又开喷起来。
却见袁野一脸表情凝重,袁克成耸然一惊,小儿子这是?这是?他是真打算将牛肉面馆开在301厂这一片么?!
“大姐夫说的没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和,我预想的就是这样,这家牛肉面馆就准备开在我们这个一棍子甩出去打不到一个人的荒郊野地。”
“开玩笑吧?”肖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野,你的脑袋是被驴踢了么?”袁芫伶俐的牙齿登时暴露无遗。
“我的天,袁小五,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疯了?”袁朝想通过牛肉面馆获得幸福生活的美梦彻底粉碎。
“乱弹琴!”本来经过大家七嘴八舌后,老爹袁克成又开始有些动摇的心也化作一片冰凉。
整个客厅立时沸反盈天,直似几十只鸭子拥挤在一处,分外嘈杂纷乱。
其中就连一向无条件力挺袁野的大姐袁茵也发出反对的声音,极力劝阻。倘若如袁野所说的那般言之凿凿,牛肉面馆就开在301厂外面,那面馆的选址也太儿戏了。
与其如此,不开也罢。
谁都知道开店做生意,讲究的是顾客盈门,门面前人流量一定要大,店门选址通常选择在交通发达的路口,人口众多的小区,工人密布的工业区等等,无论选择哪个地方,关键要有人气,没有一点人气,开个屁的店,赚个屁的钱,干脆仿照证严法师的慈济,做慈善得了!
屋里登时响起一片置疑的声音,反对的浪潮淹没了整个客厅,屋内喧嚣阵阵。
只有三岁的小月月一个人张大了眼睛,好奇地仰起小脑袋,看着所有大人们在争执,在拌嘴,在斥责,在喝骂,不明白大家刚才还心平气和的吃着面条,怎么眨眼间硝烟四起,他们究竟在吵什么?
为什么袁野的提议,引来反对声一片呢?
原因很明显,大家都明白,倘若牛肉面馆选址于301厂外,是挣不到钱的。虽然301厂占地广大,人口众多,号称全厂家属五千余人,可家家户户都自起炉灶,从来没有出门下馆子的奢侈习惯。
厂里有什么人情往来,红白喜事之类的,大家基本上在自家解决,从来就没想过去馆子里搓一顿。
即便厂里的青工最是懒散怠惰,都知道厂里的大食堂煮出来的食物味如猪食,难以下咽,他们却也从来没想过出去下馆子(可能301厂外面没有一家小馆也是主要原因,他们即便想下馆子,也无从下起),只能毫无怨言,咬紧牙关,守在大食堂就餐,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便宜花钱少么。
一个个青工才参加工作几年,口袋里就那么几个大子儿,不精打细算过日子,那点钱根本不经用,以后还要攒老婆本,娶媳妇呢,不量入为出,那日子可没法儿过啦。
葛优在《甲方乙方》中有一句十分经典的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这句台词真实地道尽了这些单身汉们的艰难处境。
“单身汉们更是没有一点余粮啊。”
所以想掏他们那一贫如洗的腰包,难,难于上青天!
袁牧断然否决道:“面馆开在301厂外面,只有死路一条。想都不用想的,小五,这回你可真是想岔了,开牛肉面馆,大哥支持你,但是地址选在厂外面,不行!”
大姐袁茵也劝慰道:“小五,你要三思而行,不要被最近大家一时的吹捧,便冲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
你年纪还小,不知道生意的艰难,开面馆可不比小卖部,可不是小打打闹,动用的钱物可多了去了,万一弄不好,我们袁家肯定伤筋动骨,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从此便难东山再起了。
所以你想开牛肉面馆,大姐也支持你,最好还是得去市里吧,那里人气才足,这个地方真不成。
虽说你做的牛肉面是好吃,非常美味,可要卖给301厂那5000职工和家属,那真是痴人说梦,我在这里生活了近十年,可算把这些老少爷们儿看透了,整个大院,就是一群扣包,铁公鸡,一毛不拔的主儿!”
袁克成不由面色涨红,咳嗽一声,大姑娘这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他们夫妻俩就是大院里最有名的老扣儿,一分钱掰两瓣花的代表人物。
“谁说我要卖牛肉面给他们吃了?我压根也没想过啊!”袁野面对一片诘难,不慌不忙地反问道。
除了他们还能有卖给谁?
大家一脸不解地望着袁野。
“难道你要卖面给县公安局?”袁克成一念闪过。
紧挨着301厂的单位只有一个,那就是江阴县公安局。别看这个单位的名字十分牛比,可也只是看上去挺美而已。
那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国家公务员一说,公安局也没有恁大的行政权力,工资、福利、分房等生活待遇一般般,论说起来,他们县公安局的一溜干警,真还不如301厂的工人风光,这还就是当时不争的事实。
当时江阴县公安局里也没有几个人,远没有达到后世动辄成百上千的庞大公务员队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财政都十分窘迫,根本养不起那么多吃闲饭的公务员。
整个局里,加上办公室的行政人员,满打满算,统共也才不过六七十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单身汉们。
仔细一想,似乎县公安局里面真的没有一个像样的食堂,听说这些小伙子们一到饭点儿,便是一通兵荒马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找饭辙。
有时候小伙子们逼急了,没得办法也跟着一众青工一样,捏着鼻子进到301厂的大食堂,买点饭菜垫垫肚子,再难吃,也比饿肚子哟啊,有的甚至跑到县二中去,跟一群如狼似虎的孩子们挤学生食堂,抢饭吃。
卖牛肉面给这些单身汉们,似乎挺有前途的,可是,就算把他们全部绑一块,弄进面馆,充当顾客,这几十个人委实也太少了点罢?靠这些傻大黑粗的小伙子们来养活一个牛肉面馆,简直杯水车薪,没多大用的!
而且众所周知,他们县公安局的工资并不怎么样,工资一点都不高,还没有301厂青工拿的多呢,根本没有什么油水!
袁朝撇了撇嘴,道:“靠他们,袁野,你死了这条心吧!”
他算是说出了屋中众人的心声,指望县公安局养活一家牛肉面馆,痴人说梦!
袁野还是笑呵呵地,用手遥指了指东北方向,道:“难道你们忘了,那边还有3000人呢!”
袁莉张着迷蒙的眼睛,急迫地追问道:“在哪儿,在哪儿?”
袁朝倒是心思如电,经袁野一指,眼前顿时一亮,霍然站起道:“你是说,江阴县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