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现在很忙的,没功夫跟他们闲磕牙,陈老那边还等着检查他的《数风流人物》,他还等着过关呢。
不过这本书的底稿早已经不在他的手上了。
上次香港《星报》编辑方文澜的到来,让袁野在大院里火了一把,声望又猛地蹿升了一个档次,如一轮红日,徐徐升空,直奔穹顶。
众家兄弟纷纷叫嚣,指责袁野不地道,悄悄写了一本《数风流人物》,又闹出了如此喧嚣的声音,既然早就写出这般厉害的东西,却还藏着掖着,不拿出来,与兄弟们共赏,太,太,太不仗义了,太,太,太不够朋友了,一个个痞痞癞癞,毫不客气地伸手讨要书稿。
面对一群无行的铁磁,袁野双拳难敌四手,一点都没有讨到好,唯有招架之功,几无有还手之力,最后只得乖乖将手头仅存的那部底稿贡献了出来,以飨诸君,这才躲过群狼环伺。
此刻栖岩寺那边的拜师礼还没有尘埃落定,事关自已的诚信,陈老要观书稿,一个应对不当,拜师的好事也会鸡飞蛋打。
他只得抓紧时间,找那几个家伙讨回书稿。
轻车熟路来到梁修武家门前的小树林,便见四小两大,哦,又加上了一个小尾巴,杨海波的弟弟杨海涛。在他们五兄弟的多年聚会中,时常能够看到这个小兄弟杨海涛的身影穿梭其中,几人早已见怪不怪了,算是他们的编外小弟吧。
但见场面一度安静无声,大家一人捧着一沓信纸,头也不抬,做好学生状。
“噫——”他微感讶异了一声,在人堆里意外地发现一个向少出现的人影,梁修文,那个一向头昂起如天鹅般,惯以高冷范儿示人的男孩也在其中,他也和大家一样,埋头默默观看手中的书稿。
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袁野略感惊愕地盯着梁修文。
这家伙不是素来瞧不上他们一帮人,羞与之为伍么,说他们就是几个四六不靠的小屁孩儿,一群到处刷存在感的亢奋少年,就连四人一起参加蒲公英知识竞赛的英雄壮举,大院中都是交口称誉的,在梁修文的眼中,也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可笑之举,嗤之以鼻地说他们四个纯粹去打酱油,组团去电视台一日游去的,那尖酸刻薄劲儿令袁野对好友这个哥哥委实没有好印象,避之唯恐不及。
反正从他的嘴巴里,听不出来一句对他们四个组的褒义之词。
梁修文怎么和他们搅在一起了,过往的傲骄模样看不到一丝,和他们四个紧紧挨着,只顾着低头一眼不眨地盯着手中的书稿了。
不用过去看,他们个个手上捧的书稿,袁野可以笃定,除了《数风流人物》,不外如是。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他们观看的书稿就是《数风流人物》。
袁野颇为纳罕,前几日,他便被众兄弟逼着交出《数风流人物》的所有书稿。这都五天过去了,可不是一天两天,书稿字数也并不太多,五十万字左右,即便是蜗牛那么缓慢的速度,爬也爬早完了这部书稿,怎么到现在,他们还在抱着那部书稿,啃个没够呢,真是奇哉怪也?
袁野带着一个大大的问号走上前,问道,“喂,各位大侠请了,小生这部书稿,诸位可还满意,都看完了吧?”
那八人都齐齐抬头,好像训练有素一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看完了,后面还有吗?”
那整齐划一的场面让袁野不由得想起《海底总动员》里那群海鸥的齐声高叫:“mine,mine,mine……”。
这情景委实惊到了袁野,小心肝不由一颤,登时现出张口结舌状,竟不知如何作答了。
看他们这八个人的声势,俨然是在催更啊!
袁野恍惚间眼前便幻化出一个奇特的场景,某个大神在书桌前面奋笔疾书,周转一路漫山遍野的读者们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地呐喊声,“快更啊,快更啊,快更啊……”催促的声音铺天盖地,一浪胜似一浪,一浪盖过一浪,真如唐僧带着几十个高音喇叭去念经一般可怕。
袁野脸色一白,不争气地颤声道:“还,还没写出来呢?”
贺长安一跃而起,喝道:“袁野,那你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紧回去写呀!快快快,回去写作!我们可是翘首以盼哪。”
那理直气壮的催促声叫袁野一时愣神,竟无以言对。
其他人皆都伸长了脖子,随声附和道:“是啊,是啊!我们都等着呢!”
你们都等个毬!
袁野心里腹诽道,这些稿件又不是写给你们看的,你们这帮小混蛋着什么急啊,人家催更还有打赏、月票什么的,你们几个空着手就催小爷没命的写稿,所谓何来?
梁修武也站了起来,慷慨陈词道:“好兄弟,袁五哥哥,袁五爷,别耽搁了,也别在我们这里瞎磨叽了,您老人家抬起您的贵脚,赶紧地,挪动你那小短腿,麻溜地快回去拿起笔杆子,写去吧!
你不写,我们没的看呀,你听到了没有,那声音,可都是群众们的呼声呀!发自肺腑的呐喊声,你就不可怜可怜我们几个么,你可不知道,我们没新章节可看,现在被逼的没有办法,只得又拿起这份书稿重温一遍呢?看看我们有多么凄惨啊。
话说,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到大,怎么就没有发现,你历史居然这般厉害啊?”
袁野不禁有点咋舌,不至于吧,这部书稿居然给他们带来如此大的吸引力,闹到还要看第二遍,难道说他的书竟然牛比如斯么?他们几个莫不是中了书稿的蛊,成了自已的拥护者么?
歪打正着之中,袁野意外地将身边这几个人发展成了自己的第一批拥趸。这才是他始料不及的。
袁野瞧着大家一双双欲求不满的神色,不由得发出一声慨叹,老怀大慰,没想到他袁野有一天,也能拥有自己的“粉丝”!虽然这群粉丝很不受他的待见。
这真是想都没想过的景象。
回首前世,那些网络上呼风唤雨的流量明星们,身后跟随动辄百万千万计的狂热粉丝群,由此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令天下人叹为观止。
对他来说,这份特殊的体验在他的前世过往中从未经历过,这份体验给带来一种异样新奇的感觉,当然激动兴奋没有,更没有喜悦之情,只是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好像,就好像,就好像东方红在天堂已经很多年了,突然有一天,他俯瞰今日之神州,意外发现大地上涌现出成千上万的青年崇拜者,而这些崇拜者却对他的过往真实历史一无所知,就只是盲目的崇拜他,迷恋他,歌颂他,拥护他。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吊诡的事情。
不过现在不是陶醉其中的时候,他要好好将书稿整理妥当,方便陈老观看啊。
“后天,我要去举行拜师礼,你们有功夫没有,去个地方,给我捧个场呗。”
“你又在弄什么幺蛾子?”梁修武不客气地说道。
“我寻了一位书法老师,想正式拜个师。”
“哟,袁野,你又在哪里找到的书法老师,不如请来也给我们上上课。”
“不跟你们瞎**扯蛋,就问你们后天有没有空,我要举行拜师礼,你们去,还是不去?来个痛快话,别娘们儿叽叽的。”
“你刚刚说哪一天?是后天?我没听错吧,郦飞,他刚刚是说了后天么,是吧?我真没听错,那袁野,你完了!”杨海波幸灾乐祸,用手点指袁野,笑道。
“怎么,我又出什么状况了?”袁野不由迟疑地看向杨海波道。
“连我这个外人都晓得,后天你们要去参加智力竞赛的复赛,作为参赛选手的你反而一无所知,忘的干干净净,这真是,这真是……叫我说什么话好呢!”
袁野不由一拍脑袋,哀嚎一声,道:“完了,搞岔了!”
这可怎么办?
自己答应了陈老的安排,后天栖岩寺举行拜师礼,没想到同一天,蒲公英智力大赛的复赛又开始了,两者必选其一,这可如之奈何。
说心里话,如果没有其他三位朋友参加比赛,他去不去蒲公英智力竞赛,都没有什么关系,影响不大。可是如今受到朋友们的牵绊,已经赶鸭子上架,不去都不行啦。
思来想去,只有暂时放弃栖岩寺的拜师礼了,感觉有些对不住师父和陈老,答应师父好好的,却食言而肥,这事自已做的委实不地道。
师父嘴上说无所谓,心里肯定也盼着这一天呢,老人家从来都是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都知道老派人常常跟人讲,并不看重这些个俗礼,年青人不遵循便不遵循吧,那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其实在心底深处,这些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他们是最在乎不过,看得最紧的。
既然如此,只好提前到明天将书稿带到栖岩寺,等日后请陈老再挑个黄道吉日,举行拜师礼,想来师父应该不会埋怨自己吧。
想到这里,袁野主意打定,便道:“喂,各位仁兄,各位老师,快快快这部书稿,我有急用,大家都别看了,都拿过来吧。”
等大家将书稿送到手中,袁野不由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弄的?
自己递给他们那部书稿时,都是崭崭新的一沓一沓信纸,如今收上来,还到在自已的手中,那个烂样儿,比擦屁股纸都不如,一张张皱皱巴巴的纸张,很多的纸页还卷了边,翘了角儿,更有甚者,不知自己身边哪位仁兄看书过于痴迷,居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稿纸上面好多地方还粘着一颗一颗的饭粒,这叫袁野情何以堪。
唉,这份书稿,没法儿用了!
他可没有胆子将如此状态下的书稿送到陈老面前,那是对老人家的极度不敬。
袁野点指众人,长叹一声,这真是越忙越乱,越乱越忙,到了最后还得自己亲自操刀重写一遍。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袁野又花大半天的功夫,抄录了三万字多的书稿。他不是不想将手中的书稿重新誊抄一遍,奈何写到三万字的时候,他的笔实在是写不下去了!
唉,他一面写一面不停地揉动发酸发胀的指头,直到手指变得麻木僵硬,再没有一点反应,嘴里不住地咒骂着,太他么的累手了,指头都要写废了,再要写下去,几根指头估计都要阵亡捐躯。
也罢,就这么着吧,自己已经竭尽所能,也尽够陈老一观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将《数风流人物》送到栖岩寺。这回真不巧,一个老爷子也没见到,只有清风一个人守在寺庙里,听清风讲,况大师带着明月出去药店卖药材去了,估计得下晌才能回来。
袁野便找了一张纸,将自己有事,次日无法进行拜师的原因说了一遍,敬请二位尊长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