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脸兴奋地起身,开始各忙各的。袁芫突然想起一事,抬起头来,对着搀扶着自家媳妇正自出门的袁牧,喊了一嗓子,“大哥,昨天早上进货的时候,我和小五在中山路看到陈大娘了,看样子好像陈家在那里租了一个店面。”
喜色尚未褪去的袁牧登时身形一僵,定在门口,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袁克成问道:“怎么了,老大?”
袁牧意扶着陈秀英向外走去,意兴阑珊,头也没回地挥了挥手,道:“你们书收拾收拾睡觉吧,我没什么事?”
袁野瞧着袁牧夫妻的背景淡出门外,食指点了点二姐袁芫,看看你干的好事!袁芫示威一般的向他挥了挥拳头,他们陈家没事儿老爱给我们添堵,我就不能给他们还以颜色?袁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这官司没法儿断,谁也说不清谁对谁错。
第二天中午,袁牧凝着眉头过来吃饭,脸黑得赛过锅底。袁芫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道:“哟,大哥,今天这是怎么了,自己小家的可口饭菜不吃了,想换个口味,跑到我们大屋来蹭些馒头稀饭来了?”
自从大哥去年结婚,厂里分配给他们房子后,小两口通常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撒欢,自起炉灶,很少到大屋来就餐。
袁牧瞪了她一眼,道:“老三,这也是我的家,怎么地,我就不能回么?最近你皮子发痒是不是,想讨打么?”
袁芫一吐舌头,便不住声了,光棍不吃眼前亏,这位爷估计正在气头上,没得惹出一身的麻烦,遂低头狠狠地夹起一箸辣椒炒肉丝,不抓紧吃点,一会儿便让那三个小狼崽儿把好肉好菜全刨光了。
李梅瞥了一眼袁牧眉间的那团疙瘩,关切地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过来,那秀英怎么办?她是不是胃口不好,不想吃饭么?她是不是有些不舒服?要不要我过去看看?你没事的话,多让着她一点,知道么,她还怀着身孕呢?”
一说到身孕两个字,袁牧像被戳破的皮球一样瞬间瘪了下去,低下头去,半晌无言。
袁克成与李梅互视一眼,这还用问,肯定是小两口闹脾气了。
袁牧与陈秀英不是自由恋爱成就夫妻的,他们两个是经大院的人牵线搭桥,才相互认识,直到喜结连理,但两口子关系一向十分和睦融洽,直似蜜里调油一般,甚得大院老人的喜欢。
没事儿的时候,院中的老人们就把袁牧两口子拎出来当作正面典型,教育一众毛毛躁躁的青年们,看看人家两口子这小日子过的,那才叫做有滋有味的夫妻生活,看看你们结个婚过个日子,便像打了一场淮海战役似的,地动山摇,天崩地裂。
按说起来,这还是两口子结婚以来第一次闹别扭。李梅放心不下,搁下碗筷,便欲起身出屋,去袁牧的小家看看。
袁野一把拉住她,道:“妈,你不用去,你里里外外忙了一上午了,歇一会儿吧,还是让我和二姐走一遭。”
刚刚咽下一块猪肝,吃得正欢实的二姐袁芫当即生出一股闷气,气哼哼地站了起来,狠狠地睕了袁野一眼,难道我上午闲着呢?
今天上午,她没有找袁野,可是独自一人去中山路进的货,换的零钱,回来后又跟着母亲卖副食。一直在忙碌中度过。
袁野根本就没当回事,拉着不情不愿的二姐出了屋,直奔以前住的那片pf区。
袁芫一肚子的不满,走出老远,便忍不住吼道:“袁小五,你想去,你就去,非要拉着我一起,算怎么一回事?”
袁野回以颜色,道:“二姐,这不都是你惹是祸事,我不拉着你,难道要拉着小月月去么?唉,我就纳了闷了,昨天你不说那句话会死?”
袁芫直接怼了回来,道:“会死!”
这句话噎的袁野直翻白眼,半天喘不过气来。
两人互相看不顺眼,一路气鼓鼓地来到袁牧家。
袁牧属于厂里的青工,参加工作没有几年。按照厂办的分房规定,单身青工可以分配到一间独立宿舍,结婚成家后的青工可以分到两居室,就是两间屋子,没有什么款式可言,更没有小厨房什么的待遇,所以他们一如其他青年夫妻那样,把燃气灶支到了门边的靠墙处,随便收拾收拾,权当一处简易的小厨房。
袁芫瞟了一眼燃气灶,但见灶上干干净净,冷冷冰冰,道:“没开火!”
看样子,陈秀英直到现在还没有吃上饭,还在生闷气呢。
袁芫上前敲了两下门,却见此紫红色的木门虚掩着,露出一道细长的口子,并没有关严。
她推门而入,一幕略带哀婉的景象直映眼帘,穿着淡绿色孕妇裙的陈秀英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怀中抱着一个红色的绣花枕头,独自一人,双目迷离,坐在床头一角发怔。
袁芫像变脸一样,登时笑嘻嘻地上前道:“走啊,大嫂,妈今天买了不少肉,做了许多好吃的,走,过去吃好吃的!”
自从小卖部开张后,这几日袁家的饭菜质量蹭蹭蹭地蹿升了几个台阶,从贫苦大众一跃而成小康之家。
在早前,什么肉菜硬菜,洋葱炒鸡蛋,辣椒炒肉丝,蒜香猪肝,许多好事都难得一见,一个月在饭桌上看到一回两回,就算打牙祭了,即便那一天做了一两盘好菜,也像巨龙藏宝似的藏着掖着,扣扣掐掐的。
作为全家的财政大主管,李梅去云集镇买个菜,改善生活,碰到猪肉牛肉,只割那么一丁点。
做妥饭菜后,还紧着小月月和袁克成先吃,小月月是家中最小的宝贝,当然得宠着,自不必说;袁克成是一家之主,全家的顶梁柱,经济支撑,没了他,全家都得喝西北风,那自然也要让老大先吃好喝好。
刨开一老一少,还要匀出一些菜送到大嫂家,一定要保证孕妇的营养。最后就剩下个盘底留给全家人,结果弄得一个人也吃不上一两口便没了,刚吃到过瘾处,一看盘子,空空如也,什么都没了,那份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人十分不好受,直似把人吊在半空中,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那滋味也没谁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袁野始终抱怨说,自己在天天吃草。
现在袁母手头宽裕许多,再不复以往的拮据窘迫状态。腰包鼓起来了,那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善全家的伙食,不要老是小家子气,只割一点肉。
在这一点上,李梅变得大方许多,很是舍得,专意去镇上买回来一大块后座,足有七八斤的猪肉,炒了不少硬菜,叫全家敞开怀地大吃起来,这可是袁野重生以来过的最幸福的时光了。
终于有肉吃了!
袁野一想到这里,禁不住想哭出声来,我容易么,我,为了能够吃上一顿肉,费了这么多的心思,我容易么?
陈秀英一扭头,赌气道:“我不去!”
我去干嘛,我在你们家就是个外人,你们都是一伙儿的,都姓袁,就我一个人姓陈,现在只要看到你们家里的人,我就来气。我还要面对那个挨千刀的,饭能咽得下去才怪!
袁芫走过去,坐在床沿边,安慰道:“你不吃饭,大嫂,也不能饿到我们的小侄子了。大嫂,你现在也是个成年人,不是小孩子了,做事情为什么不能全盘考虑呢,想想自己的身体,既然都快要做妈妈了,怎么就不知道自重呢?”
袁芫此语一出,袁野便知要糟,这话说的太不知轻重啦,二姐的言语之间似乎在指责大嫂的行为不够稳重,做事缺乏周密,完全不顾腹中的宝宝,不懂得一切以大局为重。
陈秀英本身的那股气都没消停,袁芫又添把火,不由得霍然起身,作色道:“袁芫,你把话说清楚点,我怎么啦?你到底什么意思,我怀孕怎么了?难道我怀孕就不是个人了?呜……我也是个人,是个女人,你们只顾着你们袁家的种儿,根本就想不到我一个女人有多难?呜呜……袁小五,别碰我,让我把话说完……
你们袁家这群自私鬼,想来想去,只想到你们袁家的孩子,我不是你们的生产机器,有没有想过我这个女人,当初嫁到你们袁家,我陈般英没有要过你们袁家一分钱的彩礼,我对得起袁家,我问心无愧。
你再看看我嫁过来后,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就这样,还要受你大哥的无端指责,我好命苦呀!”
说到到伤心处,只觉得全天下都对不起她陈秀英,她竟然痛哭流涕起来。
这是怎么说的?
袁野看着哭得如同一个泪人似的大嫂,气的直想伸出手捶二姐几下,叫你劝人,怎么三两句下去,反而把人给怼哭了,这……这……这……
袁芫一摊手,没办法,谁知道大嫂她哪根弦没搭好,便发起洪水了,这样不省心的主儿,姑娘我还不伺候了。
袁芫竟然起身站到了一边,置身事外,意思是说,姑奶奶不管了,她爱怎么地就怎么地!
袁野被逼的委实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冲到前面,他真有点赶鸭子上架。于家长里短,生活琐事,向非袁野所长,诶,这是怎么说的?我的命也好苦呀!
“大嫂,有什么冤屈尽管说出来,大哥有哪里做的不对,我们替你做主,我们不行,不是还有咱爸咱妈么?”
你也别光哭呀,哭又不能解决问题,你有满肚子和委屈,可以找大佬,让他们替你出头,无论是打是杀,自然有人替你做主。
这一说,登时便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陈般英便一古脑地将自己的委屈倾泻了出来。
“你们大哥昨天晚上回来,没头没脑地问我是不是偷偷拿钱支援娘家了。我就好言好语地跟他说,咱爸咱妈准备做生意,想在中山路开个批发商铺,正好缺钱,钱不凑手,找我借点钱周转一下,世上有哪个子女不是盼着父母能好过一些么?我们做小的,帮衬一点,不应该么?”
大嫂然后看着袁野,袁野毫不犹豫,急忙点头示意,表现赞同。
大嫂陈秀英一想到昨日的情景,就是一肚子的心酸,垂泪道:“你们不知道,他当时就炸了,没鼻子没脸地就说了一大通,气冲冲地责备我,说什么我心里只想着自已的陈家,都嫁过来了,还只顾着娘家,至于他们袁家,却一点忙也不愿意帮,十分见外,质问我到底是不是袁家的媳妇儿?
又将以前的旧帐一一翻了出来,说什么当初陆南老家遭灾的时候,我们两口子没出一分钱,什么什么的,说了一大堆………”
袁野与朝芫互相看了一眼,顿时了然,原来两口子为了到底是帮娘家或者帮婆家起了争执。其实就是小两口如何平衡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袁野知道,终其一生,大哥袁牧两口子很少吵架,但凡吵架,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为了这个家庭问题而引起的争执。
袁家后来始终没有起色,生活平淡清贫,更需要袁牧的帮衬。这一点大嫂倒是拎得清,嫁入袁家,便是袁家的人,帮助夫家,赡养二老,理所应当。
不过,她不理解的是,袁家有三儿三女,凭什么,任何事情都要袁牧牵头,而且每次出钱办事都是袁牧出大头,袁家其他子女出小头或者不出,这便是她万万无法接受的、她心里十分不平衡,非常难以忍受,同样是朝克成的儿女,凭什么袁牧要事事出头,事事操心,难道她老公袁牧就那么好欺负,就那么情愿任人宰割。
为此,袁牧曾经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对父母的孝心,无所谓谁多谁少,对待父母,我能力强,条件优越,多出点,袁朝他们条件差,少出点,这本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好挑理的,兄弟姐妹之间没必要计较这些个人得失。大家只要有一颗孝心就好。”
但结果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陈秀英更是气的头昏眼花,四肢酸软,只当老公是个傻的,受到他弟弟妹妹的蒙蔽。
两口子为了给父母进孝这个问题,吵过不知多少架。拌过不知多少次嘴,为了他们家两个孩子袁一鸣袁一飞而起的争执,都没有这个矛盾来的多。
……………………
最后还是袁芫出马,好说歹说,劝服大嫂去了大屋,一起吃了饭,吃完饭,又见大哥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大嫂出门。
袁野和朝芫相视一笑,终于雨过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