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念珠
作者:三郎姓李      更新:2019-08-24 07:17      字数:2869

“噫——”旁边的陈老忽然失声低叫了一下,急切地走到袁野近前,道:“小友,不,孩子,恕老朽唐突,能把你的左手抬起来,让我看一下好么?”

老爷子忽然像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兴冲冲地走过来,说话都有点乱了。

袁野不明所以,举起左手,露出衬衣下光裸的手腕,腕口处赫然现出一串物事,在他手臂上缠绕数道。

陈老托着他的左腕,双目灼灼放光,直勾勾地盯着他手腕上的那一串物事,道:“可否请小友将这串念珠褪下来,让老朽观瞻一下么?”

袁野未作他想,随口道:“请尽管看!”

这老爷子眼睛够尖的,绝对有1.5的视力,隔着这么远,就盯上他臂上的手串了。

袁野将臂上暗红发亮的手串解下,陈老接过在手,摩挲展玩,久久不发一语。

况大师素知老友其人,出身名门,家学渊源,一生孜孜于史学,闲时寄情书画,淡泊宁静,近些年来,又老夫聊发少年狂,痴情于金石古玩之学,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其中。

看那他眼眸中的喜色,不用问,定然是又发现什么好宝贝了,脸上不免现出诧异之色,问道:“老陈,难道这孩子身上佩戴的念珠,还是个好东西么?”

其实这串念珠,前些日子曾与他有一面之缘,就是上次袁牧兄弟一起来栖岩寺致谢时,在袁野的手腕上惊鸿一瞥。

他当时并没有细看,因为三四道黑红发亮的手串缠绕在袁野白皙的臂腕上,煞是醒目,想不看见都不能。看长度,一眼就知道是佛门僧众常用的108颗念珠,只当是家里人去寺庙给孩子求来的佛珠手串,保佑平安之用,虽觉得有些过长,不太适合信众,却也没有多想。

只是那串念珠缀的一颗异形珠晃了一眼,那佩饰上的一圈一圈纹路似曾相识,但觉好像在哪里见过此物。心下产生一丝疑惑,后来一忙便忘掉了。

陈老一脸笑意,招手示意道:“快过来,老况,你也看一看,这可不是平常之物,端的是好宝贝,说不定你也没见过这般物事,毕竟这东西委实少见。我猜此物,十之八九出自你们佛门的高僧大德,可算是伽蓝至宝。”

况大师一听说这串念珠可能出自自家门庭的前辈高僧,甚至可能是什么佛门至宝,心下不由一惊,径直走近陈老身旁。

却见陈老双手手托起这串念珠,一副好为人师状,喋喋不休地向况大师和袁野传道解惑,道:“你们且来看,这108颗念珠,一个个浑圆天成,泛着暗红色的瑰丽光泽。它们可不是等闲人眼中的念珠,你知道么,老况,这可是沉香木所制,沉香木了解么,小友,说白了,就是一种能够凝结香气的特殊树木。这种自生香气的沉香木,古往今来,一直是制香的上佳材料,深为世人所喜爱。

我真没想到,这一百多颗珠子的材料,还不是一般的沉香木,那是最顶级的沉香木,号称‘香中之王’的奇楠。

老况,让你开开洋荤,见识见识古玩世界里的奇楠,什么叫香中之王,什么叫香中的钻石,来,你们两个不妨靠近点这串念珠,用手掌轻轻扇动两下,闻到没有?”

袁野不由凑了过去,学着陈老的样子,轻轻地扇了两下,还直是的,一股淡雅的香气扑鼻而入,极是好闻。

“闻到那股香味了吧,强不强烈?清不清香,那道通透的香气是不是令脑子猛清醒许多,人人都说,奇楠的香味,自具甜中透着凉意的奇韵,盘旋几匝,令人留连不去。

单从这串念珠的材质,由奇楠沉香所制,便可见这串念珠的弥足珍贵。有老朽看来,那什么巨商大贾想要买到这串念珠,都没地儿买去,因为此等珍贵之物只会存在于名山大川的禅林之中,为那些出家人的手中代代相传,这玩意儿,别看来显眼,可真不是平常人想见便能见得到的。

再则,你看这些念珠上面刻是什么,阿啰跛者曩,全都是梵文,竟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五字真言咒,每个念珠上面刻的都是,字迹清晰,饱满圆润,甚是精数,再看这些包浆,暗红发黑的底子,亮的煞人,看得出来传承了几百年,甚至于有千年的历史,定然是被历代僧人珠不离手,手不离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口诵真言,不断加持过。

依我看来,此物必然是佛门之物,我就搞不懂了,这样的释家之宝,怎么会流落到了这个小朋友的手中,他怎么会有此物,令人啧啧称奇。”

陈老别有意味地瞥了袁野一眼。看不出来,你个娃儿还是个有故事的人呀。

况大师从陈老手中接过那串一百零八子佛珠,仔细审视珠子上的五字真言,一个珠子一个珠子地轻轻抚摸了一遍,最后定目在那颗缀饰上的异形珠,现出一丝异色。

他心下恍然——原来当时他确实没有老眼昏花,那一日所见竟然是真的。

他相信老陈的古董鉴赏学识定然是不差的,老东西一辈子学霸出身,学什么都是全力以赴,以一当十的拼命三郎劲儿。

但有一个地方,他知道老友没有看出来,就是那颗异形珠,

况大师认为,可能关于异形珠的知识过于冷僻,老友从来没有见识过,也可能他光盯着什么奇楠沉香,一时激动,以致于疏忽掉那颗异形珠了,总之他绝口没提那枚散发淡淡奇特光芒的异形珠。

这串念珠中最牛比的物事,他完全遗漏掉了。

其实整个念珠最为耀眼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奇楠沉香的佛珠(当然奇楠沉香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反而是那不太起眼的长形异珠。

这颗珠子,一般人或许并不知道它的来历,毕竟它的产地是一片高原寒冷地带,世上了解它的人并不太多。

不过他有幸曾经见识过这个东西。

说起来那已经是很遥远的过去了,过往的记忆早已埋入心底深处,如非今日所见那枚异形珠,他竟也没能想起少年时代的光阴。

那时,虽然外面到处打打杀杀,整个大陆不消停,他却在家中过着无悠无虑的生活。他记得家中大哥曾经在家中招待过一来自藏区的法王。那位大法王身着一件红如鲜血的僧衣。头上那顶独特的鸡冠帽,直到今天,他还恍如眼前一般。

他曾在这位藏传佛教的大喇嘛身上看到过这些奇怪的珠子,经大喇嘛释疑,他才知道,这种珠子在藏区有一个独特的称谓——天珠,十分美丽的名字,这个天珠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贵重物事,在藏区十分稀少,倘若找到一枚,都会妥善收藏,奉如玛宝,假如再经过佛子多年加持,那天珠的身份又是更上层楼,跃升至尊了。

藏人对天珠,天然有种迷之崇拜。

天珠从材质和颜色等标准,分为许多种级别,其中多以九眼天珠最为至尊,据说佩饰九眼天珠的人一生吉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而手中那枚异形珠,如他所料不错的话,便是一枚九眼天珠。

老陈有一句话说的没错,这是正宗的释家至宝。

况大师看罢良久,静下心来,微阖双目,右手捻动一个个念珠,口中开始地念诵出一串串经文,袁野耳音奇佳,听了几句,似乎是《金刚经》,却一歪头,但见那位老人已是一脸虔诚的合上二目,静静听诵,

既然如此,袁野也唯有入乡随俗,闭上眼睛,凝神静听。大师念诵经文,自带一种韵律,宛如一首别样的音乐,不知不觉中,袁野便进入玄之又玄的状态,直似整个身体融入在碧海蓝天之中,与之化为一体。

良久之后,况大师将一篇经文诵读已毕,张开双目,一脸肃然地问道:“孩子,这串手串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串108颗念珠除了是奇楠沉香所制外,还附带了一枚九眼天珠的佩饰,如此隆而重之的念珠,试问世间还有几个,无怪乎老陈要纳闷,这东西袁野是从哪里弄来的,他也非常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