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上@海滩的疯狂
作者:三郎姓李      更新:2019-08-24 07:16      字数:3287

八十年代初,中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洞门大开,许多外面的事物纷纷传入大陆,其中包括天然与大陆亲近的港台影视作品,记得大陆引入的第一部港台电视剧是《大侠霍元甲》。

每天晚上当叶振棠演唱“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的歌声响起,大院里那十多家拥有电视机的房间里便围坐着一群又一群的人们。昏黄的灯光下,他们聚精会神地盯着那台12吋或者14吋的黑白电视机,为霍元甲赵倩男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而扼腕而叹息。

通过这些香港剧集,国人才知道,原来电视剧还可以这样精彩,还可以这样迷人。

没过多久,又一部香港电视剧《上@海滩》在登陆内地,它就像是一股超级台风,以其庞大的体量席卷整个内地文化市场,所造成的轰动效应也是超级可怕的,同样也是后世无法模仿再现的,一时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其魅力经久不衰,久久难以忘怀。

后世为了重现经典,陆续翻拍了《上@海滩》的影视版本,还邀请了著名小生、天皇巨星加盟助阵,其观影效果却始终难望其项背。

80版《上@海滩》在那个年代,成为一部遥不可及的,无法超越的经典力作。

当时浪奔浪流的歌曲广为传唱,家喻户晓,南方一些敏感厂家趁机推出的所谓文强帽也大行其道。当时许多年轻人能够脱口说出周润发和赵雅芝的生日,却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几时。

袁野至今记得有一天晚上,301厂家属院又停电了,当时停电对于大家来说可是家常便饭,报怨,报怨多了,人就麻木了。

整个八九十年代的大陆居民生活就贯穿着停电停电停电,永远是无何止的停电。

当时没有任何通知,没有任何预兆,说停电,咔嚓一声电就停了。厂里家里都失去电源,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至于停电多长时间,无可奉告,至于什么时候来电,无可奉告!

有耐性,你就固守在家里慢慢等着吧,也许半个小时后光明大放,一切重复正常,也许两三天后,家中的那几盏灯泡兀自死寂沉沉。

所以大院里组织了生产自救运动,家家自备蜡烛,甚至于相对古老的马灯和煤油灯、气死风灯也纷纷粉墨登场,重新发挥着它们的余热。

当时全国用电的缺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巨大,拉闸限电现象越来越严重,用电荒正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四处散播开来。

中央政府为解决民用和工业用电的紧张状态,当时陆续上马了许多水电火电甚至核电项目,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葛洲坝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和秦山核电站。

自此而后,居民用电的紧张状态才慢慢得到缓解。

后来进入新世纪,国力日强,更是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项目,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发电设备拔地而起,从此国人再没有像当年那般为了用电紧张过一分。

当然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用电亦然。

每到夏日,电力便处于紧张状态,国家电网要求大家节约用电,不要过度滥用空调。即便偶有停电现象,也是九牛之一毛,而且必定提前通知,并告知需要停电时间以及停电时长。

与昔日比,真是一个天堂,一个地上。

………………

301厂地处江阴县境,不在市区,用电委实得不到市里优先照顾,所以动不动就拉闸限电,也幸好那个时代还不是家用电器普及的年代,要不然,一家人连做个饭,炒个菜,洗个澡,喝个热水都成了老大难。

最近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有停电,没想到说停就停了,整个大院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一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异象给打乱了。

许多人都像失了魂一样,尤其是小孩子们,隔一会儿,就拉一遍线绳,隔一会儿,就拉一遍线绳,凝视着灯泡半天,看来没来电,明知道希望在一点一点地破灭,还是毫不气馁地想再看一眼,电来没有来。

每个小孩子心中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也许老天爷有眼,突然眼前光华一片,电就来了,灯泡就亮了,电视就可以打开了。

他们不为别的,就为那个牵动他们心魂的《上@海滩》。

按照过往惯例,但凡一停电,301厂都会启动自家的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这也是用电荒闹的。

但是从来没人说停电的时候,工作就不做了,工作中必有须用电,怎么办?居民生活用水,怎么办?

301厂生产自救不得已的办法,住在江阴县里的企业尽皆如此——国电没了,自己发电。

说是这样说,可柴油也是要搞的。那个时候的柴油、汽油都是非常金贵的东西,属于国家严控物资,得有配额,得有票证,才领得到,否则即便你开了汽车去加油站,也是弄不到一滴油的。

若非301厂旗下有一个汽车班,他们也不会弄到那么多的柴油。即使这样,厂里也装不起大款,不是每次停电,便毫不顾忌地自行发电。

听说今天是厂长夫人吵吵,非要看什么《上@海滩》,倘若看不到,就要厂长大人死的难看!

厂长别看对下属几千员工趾高气扬、发号施令,然而一回到家便是一个实打实的趴耳朵,既然老婆大人的命令下来了,他必须服从,这种行径倒也是无伤大雅的小手段罢了,不至于上纲上线。

有利于国家的同时,自己还能得点小实惠,这就是当时领导的一些胆量。反正厂里也要加班,总之是要发电的。

可麻烦的是,即便有厂长的命令,往日从来服服贴贴的发电机今天却是倔得很,抗命不从——它死活发动不起动了

发电房的师傅也是焦头烂额,厂长家有个河东狮吼,他家也有只母老虎呢,一样吵着要看《上@海滩》。他慌忙去喊来电工和机修工,人家将发电机拆开来瞧了半天,折腾了半天,最终也搞不清怎么回事。

就在他们修理发电机的时候,荒僻的发电房外渐渐聚扰过来乌央乌央的人们,老少都有,一个个焦灼的目光死死盯着着屋内那台一声不响的巨大发电机,心里却想的是家中那台死寂中的电视机。

但凡有一个师傅走出了发电房,便立刻围上来一大群人,纷纷询问,

“修好了么?”

“可以发电了吧?”

“什么时候能修好?”

回答他们的唯有摇头,摇头,再摇头。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按照往常电视播放时间表,《上@海滩》第九集即将开演,发电机却还是睡着了似的,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绝望的气氛弥漫发电房外。

平日里循规蹈矩的袁妈李梅突然爆发,吼了一声,“我要看许文强!”

她恍如一只觉醒的猛虎一般,爆发出强大力量,硬是拉上袁野和袁莉两个小东西,催逼着刚刚拿到驾驶证的老大袁牧开出汽车班的新东风,送他们去市里找地方追着看了两集《上@海滩》。几个见机的快的小年轻也跳上车后斗一同出发。

至于当夜具体的情况,他们跑到市第一棉纺厂找到正在上中班的袁茵。

当时袁茵看到母亲李梅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下车时,面色巨变,只以为家中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待问出情由,母亲居然只为了看电视剧,而如此大动干戈,顿时惊的双目差点掉到地上。

在小脸臊得通红的袁茵的带领下,众人赶到市一棉纺厂的工人活动室,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电视,过后发生了什么,袁野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总之只觉得那夜他和小妹在一直不停地走,不停地听着大人们在说话,卡车的轰鸣声,电视机的声音,纺织机咔哒咔哒的巨响声交织在一起,到处兵荒马乱的,直似梦游一般,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油然而生。

事后袁克成一直埋怨老妻,此举过于癫狂,以后断不可为。

李梅默默点了点头,算是变相承认了当日的孟浪,回头再想想那夜的一系列奇怪举动,自己都感到格外尴尬,真不知道当时年已四旬的自己是怎么鬼迷了心窍,誓死都要看《上@海滩》,都要看许文强。

多年以后,袁野见到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的白云老太太,才蓦然发现了自己母亲当年的影子。

白云老太太发自肺腑地喊出一声,“我十分想见赵忠祥!”

她的那番举动与母亲当年的“我要看许文强!”别无二致,或者说与后世常见的小姑娘的追星行为没有任何区别,虽然当时李梅年近五旬,但——追星是不分年龄和国界的。

母亲李梅与白云老太太像广大的少男少女们一样,同样拥有,追星的权利。

中国大地上,有很多很多像李梅一样的人,为了看许文强的俊逸潇洒,为了看冯程程的美貌如花,而追剧《上@海滩》到疯魔的地步。这种疯狂,后世委实鲜见。

后世的人们只有个别在追看美剧《权利的游戏》、《六人行》时,才隐约显露出类似的疯狂劲头,但和当时的全民疯狂程度上差的不是一里两里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