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李傲群颓然倒下,玉璇玑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然做下需要用一生来背负的错事,一时追悔莫及,羞愧难当,眼前一黑顿时昏厥了过去。
等到他悠悠醒转,李傲群的尸身早已凉透了,看着他脸上难以抹去的焦急神态,玉璇玑不由得泪雨滂沱,心如刀割,浑身颤抖不止。王修信告诉玉璇玑,李傲群的喉部中了暗器,弥留之际已是说不出话来,只是来回指着他和一旁的玄铁剑,强自支撑着不肯离去,还是谢觉机灵,问李傲群是否要将玄铁剑相赠,他这才颌首辞世。
玉璇玑灵光突现,登时明白了李傲群的用意所在,他是希望自己弃紫薇软剑而使玄铁重剑。以玉璇玑目前的功力修为当然这把玄铁剑非是乘手利器,李傲群是希望他能够借此潜心苦修内功,以便走上康庄大道啊!
良久,玉璇玑转首茫然四顾,只见王修信和谢觉都是面色恻然,不约而同地避开他的目光低下了头。再看这宝石峰顶,这银杏林下,遍地都是刚才被剑气催落的银杏树叶,白衣李傲群静静地躺卧于一片金黄灿烂之上,胸口的几滩血迹,是那么的刺目。微风吹过,又是几片扇状的银杏叶子飘落下来,他伸手接过一片,这种高贵典雅的色彩霎那之间竟然变得那般的凄凉,令人心碎。
玉璇玑支撑着起身,艰难地挪到李傲群身前,“咚”地双膝跪地,“嘭嘭”磕起了响头,不停不息。王修信和谢觉二人却也不敢相劝。不知磕下多少响头,等他起身之时,前额早已变得血肉模糊,惨不卒睹。玉璇玑拣过自己的紫薇软剑低头轻抚剑身数次,终是长叹一声恨恨地将之掷下了宝石峰。直面着偏西的太阳玉璇玑悲叹道,于国,前辈乃侠义之士,于己,亦师亦友,今朝刘暄心智迷失,错杀前辈,万死莫赎!苍天可鉴,山河为证,刘暄今日弃不祥之剑,立誓终身不再使用暗器,至于这不义之身,自当送上李府任凭处置!
王修信和谢觉眼见不好,上前就想劝阻,不料玉璇玑冷冷地目光扫过来,却是再也说不出口,又见玉璇玑负上玄铁剑,王修信连忙去抱李傲群的尸身,也被他推在一旁。两人无奈之下只好跟在他的身后下山离去。三人在山下会齐唐宪,钱一江和燕宗庆,纵马直奔江陵。
在点灯时分,六人赶到了江陵李府。玉璇玑怀抱着李傲群不发一言,“咚”地一声跪在地下,朝着李府朱门膝行向前,王谢唐钱燕五人也齐齐下跪,他们生怕李府之人悲愤之下出手伤人,跟在玉璇玑的身后隐隐将他护住。李府门前的家丁看得如此场景,早惊喊一声奔进府内前去禀报。
这一路之上,并没有人出来拦截他们,只有一些家丁仆妇躲在一旁指指点点,纷纷低声议论。六人膝行到了客厅,玉璇玑将李傲群恭敬地放置在身前,然后默不作声地跪着等李家兄弟出来讨命。料想不到的是李家三兄弟李傲天,李傲海和李傲世听闻玉璇玑怀抱他们兄长的尸身闯进家门来了,居然没有细问就从后门遁走。等了半天,从后堂奔出来的只有李傲群的妻室周氏,儿子李向学,媳妇王氏,一看见李傲群就直扑上来,抱住他的身子号啕大哭。王修信他们眼瞅李向学居然是一袭青衫秀才打扮,似乎并不会武功,不由得长出一口气,但在内心却因李家的所见所闻对一代大侠李傲群感到深深的悲哀。
玉璇玑淡然道,刘暄和前辈切磋剑术,一时心智迷失错杀前辈,刘暄追悔莫及,是杀是剐任凭老太太处置!说着必恭必敬地向他们磕了九个响头。三人听了不禁一怔。李向学默默地跪在他父亲的脚下落泪,醒悟过来的周氏和王氏却是扑将上来破口大骂,对着玉璇玑又捶又打。玉璇玑始终闭目默然,一一承受。王谢唐钱燕五人面面相觑,却是苦无他法。
好半晌,周氏拉住了媳妇的手,老泪纵横,仰首哭道,李门不仁,这是老天的报应啊!
李向学猛地抬头愤然道,娘,难道就这样算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孝孩儿要去报官,让官府让国家的律法来收拾这个恶人!
周氏顿足怒道,不孝子,你好昏聩!你父亲是武林之人,你好好想想,你父亲若是在世他会如何做?照你说来,你将你父亲置于何地?将你几个叔叔置于何地?
说着,周氏吩咐儿子媳妇将老头子搬进内堂,自己冷冷地看了玉璇玑一眼,也拂袖而去。
接下去的几日,李傲群下葬。李家兄弟都远走他方,李家诸事自然由周氏作主。因为李傲群之死,她对江湖人深恶痛绝,传下话来丧事谁也不惊动,谁也不许声张,将它悄悄地办了就是了。
玉璇玑却没有离开,眼看着李府众人进进出出视他们为无物,只得吩咐王修信以子弟礼代为置办丧礼和丧服。李家的人倒也没有难为他们,王修信奉上丧礼之时,周氏命管家拒收礼金,将花圈挽联置于角落,说完就走到一边,再也不搭理他们了。只是跪在灵前的李向学常常用怨毒的眼光久久地盯着玉璇玑。
直到李傲群下葬于祖坟为止,玉璇玑六人不眠不食,在天井一角长跪不起,三天下来人人憔悴不堪,倒让李家上下另眼相看。
周氏原以为葬礼一结束这伙天杀的江湖人自然就走了。不想第四日去上坟的媳妇回来和她说,他们居然在祖坟边上搭了一间茅草屋,人人仍以子弟礼穿着丧服,看样子要为老爷子守孝。周氏沉吟半晌,只说了一句,由得他去,外人之事我们管不着。
这玉璇玑在李傲群的坟前一住就是三年。早晚两次洒扫,一日三餐上供,依足了孝子的礼数,闲暇之时就是打坐静修虬龙劲。偶尔在坟上遇到李家母子,玉璇玑都是静跪道旁,低头俯身。天长日久,周氏虽未表露,但在内心已经将这个年轻人慢慢地原谅了。只是李向学依然对玉璇玑耿耿于怀,那眼神若是能够伤人,想那玉璇玑早已千疮百孔,尸骨无存了。在第三年的清明祭扫之日,随着家人前来的李傲群的孙子李红枫已经晓事了,突然拔出暗藏的匕首刺向跪俯的玉璇玑,他却不闪不避,要不是周氏及时将李红枫拦住,那匕首恐怕是插在玉璇玑的心口而非左肩了。
而李家三兄弟在外听说了玉璇玑其事之后,不由暗骂自己当时胆小糊涂,当初若是一剑砍过去,恐怕这玉璇玑也不会抵抗。他们弄清楚这李傲群的玄铁剑依然还在玉璇玑的手中,在三年里刺杀、投毒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若不是王谢唐钱燕五人阳奉阴违没有听从玉璇玑的命令,一直小心看护,若不是刘家的茯苓灵芝丸和生肌祛邪膏妙绝天下,恐怕这世间也早就没有玉璇玑这个人了。
三年后的九月初十,淫雨霏霏,玉璇玑在李傲群的坟上一直枯坐到晚间才起身,对着老爷子低声说了一句,从今日起,我就是青山,说完带着王谢唐钱燕五人乘着夜色飘然而去。